【專題報導】綠色紀念日介紹 - 臺灣石虎日
在臺灣的大家,應該或多或少有聽過石虎,體型、外觀類似家貓,耳背後的黑底白斑、雙眼內側的白色線條是辨識牠們最好的特徵。石虎是臺灣目前僅存的原生貓科動物,數量稀少,被列為一級保育類,如不積極保育,在臺灣將有絕種可能。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現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特意取其諧音,訂定10月5日為石虎日,希望透過好記的日期,喚起大眾對於石虎保育的關注。
石虎主要棲息於低海拔淺山地區,由於跟人類開發區域緊鄰或交疊,因此棲地消失、環境惡化、路殺、流浪犬貓攻擊、或是因為偷吃雞而被農民捕捉傷害等,都是石虎的生存危機。
現在已有許多專家和單位加入保護石虎的行動。例如為了降低路殺情況,苗栗縣政府運用林務局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的補助經費,於公路旁增設圍網、或設計告示牌提醒用路人減速慢行;中興大學與公路總局合作,開發全世界第一套路殺預警系統。另外,特生中心、林務局、臺灣石虎保育協會都有針對雞舍衝突採取行動,協助農民架設圍網、補強雞舍,同時也進行監測研究,讓居民不再對石虎充滿敵意。
大家也能在日常行動中實踐,在經過石虎居住熱點的路段放慢行駛、或支持友善環境的農業產品,更可以在10月5日石虎日這一天,介紹石虎給更多人認識!
註:圖片取自紀錄片《大地的孩子:小石虎返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