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主題

環境主題
環境教育法  氣候變遷  海洋廢棄物  友善農業  生態學校  社區環境教育  人員培訓及教材

 


環境教育法

為了因應日益複雜且嚴重的環境問題,自1970年代開始,國際間開始重視環境教育的推動工作,希望藉由培養人們的環境素養,來改變對環境的態度和價值觀,進而付諸實現環境行動。
美國是全世界第一個對環境教育專門立法的國家,目前已有巴西、日本、菲律賓、韓國及臺灣實施環境教育法。藉由法制化,並以健全環境教育執行體系、充實經費、辦理專業認證等方式帶動全民參與,進而強化環境教育的深度與廣度。
政府機關藉由多元的政策工具,如:法規建制、組織人力培養與運用、穩健財源、專業認證、提供教育資源與資訊、裁罰、考核評鑑及輔導獎勵等方式,於社會各層面推動環境教育,以擴大影響力。
 

氣候變遷

氣候變遷與衝擊攸關各國的永續發展和人類物種的存續,是當前國際社會共同面臨的急迫挑戰。2015年底於法國巴黎召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1次締約國大會(COP 21)中通過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促使所有國家根據其歷史、現在和未來責任共同善盡溫室氣體減量責任。
亞太區域內多數為海島國家,是最容易受到全球氣候變遷影響的地區。因此區域內各國更應採取積極的溫室氣體減量行動,針對各個衝擊面向提出因應預防策略,做好準備。除了溫室氣體減量以外,同時也須健全相關法令制度,積極推動減量對策與教育宣導,強化對於氣候變遷的調適能力,以減緩因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影響與衝擊。
(資料來源:環保署國家環境保護計畫)
 

海洋廢棄物

海洋廢棄物問題漸趨嚴重,許多海域周邊的國家已將其視為重要環境議題,並紛紛開始尋求解決之道。
海洋廢棄物有八成以上來自陸地,其中人類活動及塑膠製品的使用及不當處置占大宗,另外少部分則源於船舶或海上養殖業的排放等。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估計每年約有一千到兩千萬公噸塑膠流入海洋,對海洋生態造成的損失高達130億美元。美國學者Jambeck在Science期刊發表的數據中顯示,全球沿海國家每年產出2億7,500公噸廢棄塑膠,推測有480至1,270萬公噸流入海中。海洋廢棄物不僅影響海洋棲地環境、經濟發展與人類活動,甚至其所產生的化學物質與微型塑膠,會透過食物鏈傳遞危害海洋生物生命與人體健康。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為解決塑膠汙染問題,2019年於瑞士日內瓦召開跨國會議,決議加強控管塑膠廢料出口交易。同年6月更於20國集團峰會(G20)通過大阪藍海願景,以「達成海洋塑膠垃圾2050年歸零」為目標,透過國際合作因應海洋汙染問題,減少對海洋生物與環境的影響。
(資料來源:海洋保育署)
 

友善農業

全球暖化使得各地平均氣溫逐漸升高,極端氣候造成的災害頻傳,糧食安全受到極大威脅。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呼籲各國提升農業和糧食系統的產量與抗災能力,確保農業永續發展,並於2016年設定世界糧食日之主題為「氣候變遷:氣候在改變,糧食和農業也在變化(Climate change: Climate is changing. Food and agriculture must too.) 」
以往慣行農法因過度使用農藥與除草劑,造成環境破壞。對環境友善的耕作方式將有助於促進農業生產力並提升環境抗災力,維護土地及水域環境以及儲碳功能同時還能改善氣候變遷造成的衝擊。友善農業使農地不只做為生產糧食的土地,同時還兼具生物棲息與覓食的環境,達到農田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發展與大自然共生的永續作為。
 

生態學校

國際生態學校計畫是由環境教育基金會(Foundation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FEE)所發起,25年來已有60餘國59,000所學校參與執行與加入認證,目前仍持續吸引許多國家參與,是國際上重大環境教育計畫之一。
該計畫主要的精神是提供年輕一代以行動導向、有趣且充滿社會責任的學習,確保他們有朝向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永續作為。生態學校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性,由學生主動參與討論並進行決策,採取環境行動,更能進一步帶動社區,影響社區。
生態學校由學生、教師、經營者與社區志工組成行動團隊,針對學校的環境、設施與課程教學等面向整合,達到生態學校的精神與目標。為落實校園環境友善的生態行動,學校可透過七大步驟及十二項環境路徑來進行:

7大步驟
1. 建立生態行動團隊(Form an Eco Committee);
2. 進行環境檢查與稽核(Carry out a Sustainability Audit);
3. 發展生態行動計畫(Create an Eco-Action Plan);
4. 監控與評估進步程度(Monitor and Evaluate);
5. 與教育課程連結(Link to Curriculum);
6. 與社區融合(Involve the Community);
7. 發展一種「生態規範」或「宣言」(Create an Eco Code)。
12項環境路徑
能源、水、氣候變遷、交通、學校棲地、消耗與廢棄物、健康生活、健康校園、生物多樣性、永續食物、森林及水體保護(包含流域、海洋及濕地)

社區環境教育

社區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不但是民眾公共生活的最基本單元,亦是公共政策推動的基礎單位,透過社區,可以集結居民的力量,深入地方環境議題之中,以凝聚社區共識及居民的認同感。藉由社區居民社群的參與、互助行為,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質和福祉、將環境保護、永續發展的理念得以實現。

而在社區中推動環境教育,更能強化社區居民的自主性及公眾參與,甚至帶動地方產業發展,促進地方經濟。環境教育同時還可作為在地資源保護、環境管理的重要策略,對保存傳統文化、凝聚向心力皆有正面的影響。

社區居民經由環境教育的學習、參與、甚至可轉型為環境教育服務的推廣者,讓各地社區除了是推動環境保護的前線據點外,更成為獨具自然環境或地方文化特色的環境教育學習場域,展現豐富的生命力,將環境教育逐步落實於全民社會中。
 

人員培訓及教材

環境教育是將環境議題融入於教育過程中,尋求改善環境問題的解決之道,教導人民認識人與環境間的關係,同時培養人們了解文化以及與環境間相互關係的知識、態度與技能,使我們在實際面臨環境議題時,如何決策與發展自我行為。

推廣環境教育的關鍵在於環境教育人員的「環境教育專業能力」。其課程設計可根據學校或區域特色,將所在地區的環境議題融入教學內容建構課程,另外也可就現階段全球熱門的環境議題來確立課程主題及學習內涵,啟發學習者對生活周遭乃至全球永續相關環境問題的認知、情意與行動。

歡迎訂閱GEEP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