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綠色紀念日介紹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每年的5月22日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這是聯合國於1994年宣布的重要綠色紀念日,目的在於提高大眾對於生物多樣性的認識,並促進對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努力。
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又稱地球高峰會)於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此次會議中通過並簽署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義的協定,其中便包含《生物多樣性公約》,當時共有150多個國家簽署。1994年,簽署公約的締約國在巴哈馬舉辦第一次會議,將公約生效的日子-12月29日-訂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後來於2001年,聯合國大會又決議將紀念日日期改為公約的完成日,即5月22日,至此才有了今日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2023年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顯然有了更重要的意義,因為在2022年12月,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國大會通過了歷史性協議《昆明-蒙特婁生物多樣性框架(Kunming-Montreal 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從而保護生物多樣性與永續發展。內容包含2050年前達成的四大總體目標:停止人為導致的物種滅絕、維護生態系統的功能與利用性、公平分享運用遺傳資源得到的利益、落實措施並填補融資缺口;以及2030年前要實現的23項具體目標:保護至少30%的陸地和海洋、恢復至少30%已退化的生態系統、減低半數的外來物種入侵等等。為了紀念與慶祝這一項重大進展,今年的活動主題便是「從協議到行動:重建生物多樣性(From Agreement to Action: Build Back Biodiversity)」,強調現在就要開始行動的急迫性,更列出22項生物多樣性行動,以回應框架的23項目標。例如個人行動可以種植樹木、節約能源、重複利用等,也有提供給城市、企業的22項行動,號召大家一起動起來!